智能硬件实践实训综合平台
为高校、企业提供低成本硬件原型开发工具,支持零基础用户快速搭建智能硬件系统。通过磁吸式模块组合,缩短从概念验证到产品落地周期,适配物联网、智能家居等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。
圆梦系列
智能硬件实践实训综合平台
一、产品开发背景和目的
全球智能硬件终端产品出货量从 2016 年的 26.97 亿台增长至 2022 年的 50.64 亿台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2.89%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市场,2022 年市场规模突破 1.2 万亿元,预计 2026 年将达 2 万亿元,年均增速超 20%。传统硬件开发面临 “接口不兼容、布线复杂、开发周期长” 等痛点,磁吸式扩展模块通过物理接口标准化和即插即用特性,显著提升开发效率。
为高校、企业提供低成本硬件原型开发工具,支持零基础用户快速搭建智能硬件系统。通过磁吸式模块组合,缩短从概念验证到产品落地周期,适配物联网、智能家居等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。
1.产业发展趋势
技术融合推动模块化设计普及:
5G+AIoT蜂窝物联网连接数 2023 年达 35.6 亿,收入增速 23%,边缘计算设备需支持灵活扩展,磁吸式模块成为主流选择。AI 大模型赋能教育硬件,如学习机、词典笔等,磁吸式实验箱可集成 AI 芯片模块,实现实时数据分析与个性化学习。
市场需求向垂直领域渗透:
智能制造产线需快速更换传感器模块,磁吸式设计可减少停机时间。例如,Cisco Catalyst 8000 边缘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 5G 与 SD-WAN 融合。磁吸式扩展坞(如海备思 TC100)已成为移动办公标配,支持 4K 视频输出与 100W PD 充电,年销量增长超 30%。
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:
中国 “数字教育” 政策推动教育智能硬件采购,2024 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,2027 年达 1400 亿元。全球 AI 硬件市场 2022 年规模达 4328 亿美元,AI 芯片与传感器模块需求激增,磁吸式设计提升硬件兼容性。
2.产业发展趋势图
二、产品概述
平台面向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验设备,由底板+CPU板+磁吸模块+教学资源库四部分组成完整的教学实验体系。该设备采用基础性设计,把嵌入式的所有外设模块以积木的形式提供给学生,学生可塑性强,可以任意搭建完成嵌入式应用的开发和学习工作。
1.产品结构图
2.部署场景图
3.特色功能
控制板、实验板均采用磁吸结构,集仪器仪表功能于一体。
模块间可堆叠测试,具有开机一键式测试各硬件电路功能。
模块与模块之间采用标准的磁吸式+搭积木式架构设计,即节点模块采用标准的9路弹性插针作为主要供电、仿真调试、数据通信、IO口拓展等。
实验箱分为两层,上层为实验平台,实验平台采取嵌入式结构,可随意取出;下层采取隔断式结构,主要用于存放物联网实验模块及实验工具。
扩展性强,可搭配多种实验模快,方便完成拓展性实验。
三、教学应用
1.高校与职业院校 —— 硬件开发与系统集成教学
嵌入式系统设计:通过磁吸式传感器模块(如温湿度、加速度计)与主控模块(STM32)的即插即用,学生可在 30 分钟内完成 “智能温湿度监测系统” 搭建,较传统接线方式效率提升 70%。
物联网开发:集成蓝牙、WiFi 磁吸模块,支持 “设备上云 - 数据可视化 - 远程控制” 全流程实验,例如某职业院校在《物联网工程实践》课程中,学生通过实验箱 2 小时内完成 “智能井盖监测系统” 原型开发,含传感器数据采集、4G 上传及云端报警功能。
故障排查可视化:模块自带 LED 状态指示灯,磁吸接口接触不良时自动报错,帮助学生快速定位硬件连接问题,比传统杜邦线接触故障排查时间缩短 50%。
2.高校案例:中国石油大学《嵌入式系统设计》课程改革
痛点:传统实验箱接线复杂,学生常因接触问题耗费 30% 课时排错,项目完成率仅 60%。
解决方案:引入磁吸式实验箱,模块故障自诊断功能减少 90% 硬件连接问题,学生可专注算法实现。课程结业项目中,“智能医疗手环” 设计成功率提升至 92%,且 30% 的学生团队额外开发了 APP 交互功能。
五、配套资源
1.实验指导书
2.产品数字资源包